专访|龙发:“呼吸”“介入”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谈到“相逢”这一话题,总能让人联想到一丝命中注定的宿命感。秦观说,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王小波说,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能如我所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

对于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龙发教授来说,这次美好的“相逢”发生在他还是个象牙塔里的学子时:“慢性气道疾病介入治疗”课题,以及后来工作中遇到的“支气管热成形术”,二者就此点亮他的介入呼吸病学道路。

微信截图_20211021140121.png

01

深挖细研

只为践行医者之道

一名介入呼吸病学医生的成长,需要坚持与悟性。

“我读研究生的一个课题就是‘慢性气道疾病介入治疗’,加上我个人对这一领域就一直比较感兴趣,所以阅读的文献也比较多。后来正式工作后,我时常会参加国内呼吸介入领域一些大拿举办的论坛或国际会议。在一次会上,我接触到了BT这个技术,就更感兴趣了。”

那么究竟何为BT?

BT,Bronchial Thermoplasty。支气管热成形术的英文简称,它是近十年新兴的一种非药物性治疗哮喘的一种手段。其原理是借助射频热能直接作用于气道壁,大幅消融或削薄患者气道内增生的平滑肌,降低气道狭窄程度,修复气道内壁,使其即便面对过敏源的刺激,从而不再出现严重的反应和痉挛,达到从生理、病理源头控制哮喘病情,让病人有种开闸泄洪般的舒畅,且创伤极小、恢复极快,一般术后即可下床行走。

学界将其称作为,慢性气道疾病介入治疗里的标杆和里程碑式的治疗

从医多年,龙发教授亲历无数患者案例,他最能深刻感受重症哮喘患者因疾病所带来的工作和生活上的无力,许多患者因哮喘而无法在夜间正常休息,造成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即工作、家庭在病魔困扰下的撕裂与挣扎。

而行医之道,重在博学以济世。多年来,龙发教授一直在寻找一种可用物理方法或者非药物方法,用微创介入的方式去解决哮喘这一学界难题。与BT技术的接触,则为他的探索之路打开了一扇新窗口,为之后的从医生涯带来了一抹新曙光。后来龙发教授自己做导师,开始带研究生,他的团队开展的课题之一就是难治性哮喘和肺气肿的治疗。

“BT与我之前的理念比较契合,刚好我在这方面也一直有研究,经过这种铺垫之后我很快就上手了。”

自此,龙发教授在BT手术的世界里一发不可收拾,并在之后不久迎来了人生第一台BT微创手术。

微信图片_20211021141819.jpg

02

从备受质疑到广受认可

BT手术的临床应用之路

2016年3月8日,龙发教授带领团队实施了深圳市首例BT微创手术那一年,离BT技术经过国家相关部门批准使用仅过去不到2年光阴。

据龙发教授介绍,BT技术最早起源于2000年美国的一个动物实验。刚开始,研究人员通过动物实验发现其对气道平滑肌有消融作用,但它真正意义上的人体应用是在2004年,一位名为Miller 的学者开展的一项前瞻性研究中,首次尝试使用BT手术切除的肺癌患者肺段,进而证明了BT手术可以消融去除人体气道增厚的平滑肌,且短期内安全有效,后来开始逐渐应用于哮喘患者。

当然,任何一项新技术从研究阶段走向临床都不是一蹴而就的。BT从被发现到被研发再到真正应用到哮喘患者当中大概历经了10年时光。

龙发教授指出,2004年前瞻性研究结果公布后,BT技术开始逐渐受到呼吸领域相关医生、企业的关注。有学者开始于2004年展开BT与气道平滑肌相关动物实验,后在2012年开始有医疗设备相继问世,并逐渐应用于美国和欧洲的哮喘患者。同年,美国FDA也正式批准基于BT技术研发的器械设备上市。而我国则延迟了2年左右,于2013年9月获批使用,但实际上真正作用于我国病人身上其实是在2014年2月。

“有点延迟,毕竟医学还是比较严谨的。”龙发教授解释。

的确,与许多医学领域新技术相同,BT手术引入国内后,大多数呼吸科医生的第一反应也是先观望。因为对于哮喘患者来说,国内专家传统的治疗理念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内都是使用药物治疗。BT手术治疗哮喘的方式虽然很新奇,但关于它的争议也如潮水般涌来。之后,国家也十分关注这一领域,为解决争议问题,组织了一个多中心研究用以科学验证BT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随着研究的深入和相关结果的陆续发布,学界对BT手术的疑虑开始逐渐消失。

“因为它确实有效,病人在整个手术过程中也很安全,目前没有报道过严重的不良事件如死亡。”

03

深圳市首例BT微创手术

回忆第一次BT手术的患者情况,龙发教授形容:“整个诊疗过程真的有点像写小说。”

从完成手术的2016年到今年,5年时间划过,龙发教授仍然清晰的记得他的第一例BT手术病人是一位男性、46岁、姓冯。龙发教授描述,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这位病人便会因哮喘发作而恐慌难受。虽然日常有口服激素,但由于长时间服药用药,药物已无法有效地缓解哮喘带来的痛苦。

“他每天晚上是不能躺下睡觉的,就这样坐着熬了十几年。由于夜间无法得到充足的休息,也导致了他白天没有精力完成工作,慢慢地,他也没办法继续工作了,就提前退休了,才46岁啊。”龙发教授感慨道。

当病人带着最后一丝希望找到龙发教授时,依据患者日常药物治疗效果和身体状况综合评估后,龙发教授通过一个科普视频为他推荐了BT手术。患者在了解BT手术方式后,也于第一时间接受了此种治疗方式。

“因为不治疗的话确实太痛苦了,他的肺功能也差。不过他还是大胆的让我们施行了这一手术。”

龙发教授坦言,最初医生们都是持有怀疑态度的,甚至包括他自己的团队的医生也是如此。但事实胜于雄辩,手术完成后效果良好,患者即刻就能平卧入睡。之后,这一患者便慢慢地开始戒断了激素药物,并回归到了正常的家庭生活。术后5年随访至今,状态仍十分良好。

回首驻足,龙发教授也借此契机复盘了第一例手术圆满成功的因素。他认为成功施用这一手术有三点原因,首先是一个多学科的团队,这个团队中要有手术医生、护理医生和麻醉医生,且术者要具备娴熟的BT手术操作技能。其次,关注手术前后的围术期护理和观察患者症状若病人术后围术期3-5天后,仍然没有特殊状况发生,则说明病人已达到可以出院的标准。最后,是出院后完善的随访管理。

第一例手术的成功,既是一次能力上的证明,也给予了龙发教授莫大的信心去开展BT微创技术。此后的5年时间内,不断有来自全国各地的重症哮喘患者慕名而来,龙发教授团队至今已完成超800例治疗。

04

手术团队

新技术推广和患者获益的双赢

目前,龙发教授任职的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在他的建议和带领下,已依据多台手术经验建成了一个完全的,国际化的,标准手术间和手术团队。

“手术规范安全,展示给患者群体也更信任我们。”

龙发教授介绍,成立团队更重要的是为患者提供更细致、更及时有效的诊疗服务。如若术后观察患者有出现严重喘气症状,团队成员会第一时间检查研究出现此类症状的原因,查明诱发原因后,立即跟进处理,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当然,从日常工作经验来看,多数患者出现术后气喘的症状是由于术后有痰液或粘膜脱落。总之,无论如何,团队都会从最细微之处出发,观察出真实原因。

此外,医院为配合龙发教授团队工作,还专门开设了哮喘微创治疗和管理的专科门诊,用以接诊重症哮喘病人,同时达到宣教BT技术的作用。而医院的护理团队和肺功能团队也会同步围绕患者提供服务。通常以一对一的医生谈话或护理医师谈话,以增强患者信心。

龙发教授谈到,不少病人对手术仍然是恐惧的。虽然BT手术属于微创,需要用到支气管呼吸内镜,但不同于消化内镜手术已经被大众普遍接受,普通人对呼吸内镜不甚了解。因为不了解,所以恐惧。

“我们医院每天做消化内镜手术有100台左右,但我们BT手术用到的呼吸镜只有十多台,病人也觉得这个要放入呼吸道里面,还是很担心。”

因此,通过优质贴心的服务加上医生和护理微创团队与患者之间的谈话,可以有效的消解患者的顾虑,病人在谈话中也能反馈一些对手术有所指导的信息。

05

相信

推动BT技术普及开来的关键秘钥

对于BT技术至今尚未普及开来的原因,龙发教授也在采访中进行了分析。他认为,BT技术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但国内开展这项技术的中心仅有几十个,包括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在内国家级介入呼吸病学培训基地也只有100个左右,全国至少有一半的中心尚未开展BT技术。面对数量庞大的哮喘病患者,这个数量是远远不够的。

究其原因,龙发教授表示,第一是许多医院、呼吸科医生主观上还没有充分认识到BT技术疗效的重要性。其次,现阶段治疗费用相对比较昂贵也是原因之一,并且BT手术尚未纳入国家医保政策。

“我觉得更重要的是第一点原因,医生和医院的认识加深,再加上国家和厂家对手术耗材价格的下调,普及起来就会相对简单了。主观上概念的认可很重要!”

当然,对于BT技术,龙发教授保持高度的热忱,相信并支持这一疗法背后的科学原理,因为这是真正利国利民,福泽患者的事情

他谈到,我国居民哮喘发病率极高。20岁及以上人群哮喘患病率为4.2%,成人患者总数达4570万并远超预估,包含儿童患病人群高达7000万左右。而我国城区哮喘总体控制率为28.5%,大多数患者未得到有效控制,预计边远地区和基层医院的哮喘控制率更低。

正如前文所提到的,哮喘的治疗一般首选糖皮质激素药物治疗。其次是支气管扩张剂,主要有β2受体激动剂、M胆碱受体拮抗剂、茶碱类(甲基黄嘌呤类)药等。其中常见的β2受体激动剂就是通过与气道平滑肌细胞的β2-肾上腺素受体结合,促进支气管扩张,增加纤毛摆动频率从而达到扩张气道的目的。此外,新兴的还有一些抗体类药物,类似抗肿瘤的靶向药。但由于哮喘疾病类型较多,呈现出个体化差异,所以药物也不能达到通用的效果,只对部分病人有效。

“我们BT的口号是一次治疗,基本上是终身受益,或者说长期受益,对整个世界和中国的难治性哮喘患者来说是一个福音。最近的文献已经证明,一次手术的效果可以保持10年之久”。

龙发教授坚信,BT作为收首个非药物微创介入方式治疗哮喘的方式,对于无法长期使用激素,靶向药的患者,或药物已经无法阻止病情进展的患者,提供了一项新选择。

坚定信念,知行合一志不移。为推广和普及BT 技术,多年来龙发教授在这一领域开展了诸多工作。他带领的团队也参与了国产BT设备的多中心临床研究,入组了数十例病人。结合使用体会,他表示,国产器械并不劣于国外产品,相反的是,在优化国外产品功能优点的基础上,进行了拓展和延伸,无论是导管的柔软度、弹性或设备的耐用性、通过性等都表现的十分优异。

06

三方合力

推动BT技术深入人心

关于BT技术未来在我国的发展,龙发教授也寄希望于医生、医疗企业和国家三方面形成合力,推动BT技术走向深远。

国家层面上,他希望相关部门能重视这一项目,积极地去沟通和理解。在顶层设计上解决医保问题,支持国产器械加快上市,从而使得技术更加深入人心。作为企业,则需要高质量地研发BT器械和材料,要坚持做更优秀、更高品质,柔软度更好,更精准的产品。站在病人的角度上,研发产品。

“因为产品质量直接影响病人的疗效。如果效果好,肯定开展的中心就越来越多,病人知晓率也就更好。同时价格又很合理,估计没几年就普及开来。”

对于医生,龙发教授强调医生要更主动,要有强烈的兴趣,不断加深对BT手术的认识目前国外的相关研究已发布了十年随访结果,指出BT手术的疗效是十分优异的,术后重症急性发作患者数量极低。术后,大部分由于哮喘不能工作的患者基本上都恢复了工作,且住院病人明显减少,总体上极大的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无需再质疑。

同时,医生也需要有清晰的责任意识。医之为道大矣,医之为任重矣,尽管呼吸科中做介入的是小部分人群,多数医生尚未开展过此项技术,但医生有责任向适合开展BT手术的患者介绍和提供这一治疗方式,会做BT手术的医生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积极为患者开展手术。

“你有多少患者,我们这部分小众的介入呼吸医生都会帮你做完。”

一直以来,龙发教授不断在各类学术大会、中华医学会、医师协会或本地的学术会议上灌输这种理念,他坚信这种手术方式能救治绝大多数难治性哮喘患者。

对于想要学习和开展BT技术的中心或医师,龙发教授认为医生需要充分认识BT的基础上开展手术。他指出,BT技术在操作上对于有使用支气管内镜经验的医生来说便于掌握,但整个手术过程,包括围手术期的管理,包括术前处理等这些问题,如若医生不是高度认识的话,还是很容易出问题的。

“不是手术本身出问题,而是术中病人哮喘发作了,这是很可怕的。”

因此,术者要做好术前准备,有精细流畅技术,对患者刺激越少、没有出血等其他现象的发生,手术的安全性也就越高当然,安全性高不等于手术做完之后不会出现哮喘发作或其他肿胀等情况。

因此,龙发教授希望医生一定要接受系统的培训,按照标准化规范操作。团队中的麻醉科医生需要进行培训。因为哮喘病人多属于麻醉禁忌证人群,需要有选择的进行麻醉。团队中还需要有围手术期医生,并且要经过一定的培训,了解围手术期间要准备哪些药品,如何护理患者等。

“总体上,就是需要大家的合作,用团队的力量成功开展手术。”

07

介入呼吸病学方兴未艾

只做不问星光的赶路人

最后,BT技术所代表的介入呼吸病学领域也方兴未艾。除了哮喘外,慢性咳嗽、肺气肿等慢性阻塞型肺部疾病,支气管扩张及某些支气管炎等慢性气道类病变都归属其中,有着非常广阔的前景,挑战与机遇叠加,关于这类疾病的介入治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BT技术的成功开展,为龙发教授团队开辟了一条新道路。除了哮喘外,团队目前开展肺减容术处理肺气肿、肺大疱、及难治性气胸,开展激光治疗支气管扩张实验。与此同时,团队也正在通过导航支气管镜进行肺癌、肺结节等疾病的精准诊断与治疗。

龙发教授解释,CT筛查发现大小8毫米以上的小结节时,导航支气管镜就可以精准的指导医生到达关键部分,配合细胞病理学诊断后,进行、射频、激光或微波一站式消融结节。如果发现结节是癌症早期,也可通过不同能量进行消融。

“肺癌肺结节最主要还是要通过手术为主的多学科来进行治疗,我们也一直在做这一块,效果也是非常好。”

而现阶段呼吸科与肿瘤科有着紧密相连,许多肿瘤晚期患者的肿瘤会生长在中心气道里,造成气管堵塞,这时候就需要通过内镜进行切除。呼吸道的介入治疗在其中就扮演着重要角色,不过关于肿瘤与呼吸科需要的时多学科合作,如呼吸危重症、肿瘤科、放射、CT等5-6个学科进行交叉处理。龙发教授已通过与学科多交流合作,在组成的MDT小组进行多学科会诊,来讨论到底如何处理肿瘤患者。

关于未来,龙发教授充满期待,他期待着能带领团队在人体的呼吸道内,这片狭窄而精妙的空间中自由驰骋,带给广大患者更多的希望和更广阔的未来。

图片

科室简介

中国科学院大学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是深圳市重点学科,由国内多名行业专家组成技术骨干团队,同时配备国内外先进仪器设备。秉承勤学精进的态度、尊重并热爱生命的信仰,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领域深入耕耘、贡献力量。

团队现有31人,医疗团队共12人,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5名,住院医师4名,主治医生以上职称占比达66.67%。其中博士学位1名,硕士6名,本科5名。护理队伍共19人,副主任护师 1名,主管护师 3名,护师 10名,护士5名。本科以上学历达79%。

中国科学院大学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团队率先在深圳市开展了支气管热成形术、导航支气管镜引导下激光消融治疗术、光动力治疗、支气管镜肺减容术、多模态全肺导航支气管镜下经肺实质肺外周结节取样术、LungCare电磁导航支气管镜等先进呼吸内镜介入新技术。在团队集体的努力下先后取得国家PCCM科达标、全国介入呼吸病学单修基地(全省仅四家)、亚太BTPNA技术培训基地等资质,承担了多项国家级临床研究项目,省市级科研项目。

图片

专家简介

微信截图_20211021141400.png

主任医师,博士后导师,中国科学院大学深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呼吸内镜介入中心主任,中国医师协会气道腔内射频消融治疗医师培训中心主任。

学会任职:世界呼吸内镜协会理事,中国肿瘤光动力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呼吸医师协会介入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内镜专委会委员,中国呼吸病装备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内镜质控专家委员会委员,海峡两岸介入呼吸学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行为医学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呼吸医师协会委员兼介入组副组长,广东省健康管理学会委员,广东省呼吸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深圳市呼吸学会副主委兼介入学会组长,深圳市呼吸医师协会副会长,深圳市健康管理协会委员会常委。

阅读数: 118